儿童老是眼眨眨是要近视了吗?妈咪娃娃告诉你3招改善症状
发布日期:2018-1-18 9:22:53有些小朋友并无眼睛痕痒,但经常不由自主地大力眨眼,俗称「啄眼」。很多家长以为小孩子故意引人注目,或责怪孩子养成坏习惯「啄眼」,其实孩子自己不能控制此古怪眨眼动作,中医称这种儿科疾病为「目札」。
目札与肝有关
目札,从中医理论分析,主要为肝气不和之致。肝属木,藏血,主筋。肝经连目系,而肝喜条达,恶抑鬱,当心情差时肝气就会失和。以往小朋友可能受惊吓,今日可能是功课紧张,以致肝失条达,其所主之目系筋脉失养。
目札亦与情绪有关,尤其是每当家长见到小朋友经常眼眨眨,愈加责备,小朋友的眨眼症状愈加剧烈。换句话说,家长不必过于注视小朋友眼睛情况,因为目札只是一种动作症状,不会影响视力,亦不会影响身体其他器官,过度关注眼睛有没有改善,反而又会成为一种压力。
如何改善不由自主地大力眨眼?
第1招:服用舒肝中药
有舒肝中药可以令情况改善,常见用于治疗此病的中药包括:柴胡、白芍、熟地、山茱萸、枸杞子等。
第2招:轻力揉按眼部
用按摩手法,早晨洗脸及夜晚临睡前,轻力揉按眼部、头部周围穴位约两分钟,例如百会穴、攒竹穴、太阳穴,既局部畅通眼部经络气血,亦有纾缓情绪作用。
百会:此穴属督脉,位于巅顶人身最高之处,为督脉与足厥阴、足太阳交会之处,故可平肝潜阳熄风。百会直接入络于脑,脑为元神之府,故可以醒脑。
攒竹:本穴属膀胱经,位近于目。膀胱经起于目旁,上额交巅,入里连络于脑,故本穴可疏风通络;由于该穴位于眼部,可疏泄眼部周围气血的壅滞。
太阳:是经外奇穴。是治疗眼睛疾病常用穴位。
与此同时,要保持充足睡眠,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。从中医角度,夜晚血归于肝脏,太夜入睡会影响肝经健康,使肝血不能养目,引起眼部不适。
第3招:疏导情绪
日常生活要有适当时间游戏玩耍,保持身心愉快。中医重视运动,所谓久卧伤气、久视伤血,久坐伤肉;适当运动保持气向和通是十分重要。
不过,归根究柢,病因情绪不畅所致,所以要找出何事引起情志不舒,例如功课压力、朋辈相处不和,或因某些事故受惊等,必要时寻求专业协助,疏导情绪。
- 妈咪好娃娃穴位压力刺激贴(积食贴敷穴位神阙穴中脘穴)
- 【产品名称】 穴位压力刺激贴【型号规格】 型号: F型(肚脐部位贴) 规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 外用。按摩擦洗穴位处,擦干皮肤表皮水分,撕[查看详情]
- 妈咪好娃娃穴位压力刺激贴(感冒贴敷穴位大椎、神阙)
- 【产品名称】 穴位压力刺激贴【型号规格】 型号:C型 规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处,撕开包装袋,[查看详情]
- 妈咪娃娃穴位压力刺激贴(感冒贴敷穴位大椎、神阙)
- 【产品名称】 穴位压力刺激贴【型号规格】 型号:C型 规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处,撕开包装袋,[查看详情]